賀東書法集之《立品行道——儒家經典格言書法百則》出找九宮格共享空間書暨序文、后記

作者:

分類:

requestId:68a103db75d377.75380104.


【叢書特點】


“賀東書法集”三部曲,是賀東師長教師的書法作品系列叢書,由中國文史出書社所有的出齊。

該叢書由書法家關振邦題簽,國學家張立文題賀,倫理學家曾釗新作序,包含《立品行道——儒家經典格言書法百則》《情深文明——古典詩詞名句書法百則》《寄心托意——傳世楹聯吉語書法百則》三冊,匯集了作者近期內特別創作的以中華優秀傳統文明為主題的書法佳作,充足展現了書法藝術的歷史價值和時代魅力。

賀東書法集中的300余件作品,是作者數十年來對書法藝術艱辛摸索與不懈尋求的血汗結晶,在繼承傳統書藝的基礎上私密空間,用筆精到、規矩肅然,筆勢沉雄雅健、遒勁秀美,構成了本身的風格,獲得書界專家的稱道。

極具特點的是,該叢書題材擷取中華優秀傳統文明中的品德、文學、風俗內容精華,寓意于墨,托情于紙,在欣賞把玩書法藝術的同時,可以涵養性格、激揚志氣,起到以美怡情、以情樹德、以德化人之效,發揮傳統品德的教化感化,充足彰顯文明自負。





立品行道——儒家經典格言書法百則賀東 著北京:中國文史出書社,2019.1ISBN:978-7-5205-1016-5定價:186.00元

【圖書簡介】


《立品行道——儒家經典格言書法百則》是“賀東書法集”之一,也是一本集藝術欣賞與修身養性舞蹈場地于一體的勵志讀物。

本書作者遵從中國書法優良傳統,用筆精到、規矩肅然,筆勢沉雄雅健、遒勁秀美,涌動著剛毅渾厚沖和之氣。

尤其是內容題材選取儒家經典格言,寓意于墨,托情于紙,涵養性格,激揚志氣,在欣賞把玩書法藝術的同時,可領悟立品行道之理,學習心性修養之法,起到以美怡情、以情樹德、以德化人之效。


【名家題賀】



有名國學家張立文師長教師祝賀題詞(左)
有名書法家關振邦師長教師封面題詞(右)


【作者簡介】




賀東,男,平易近國三十年(西元1941年)誕生,甘肅靖遠陡城人,現居甘肅省白銀市平川區。

高祖、曾祖均系前秀氣才,祖父在平易近國時期任教師范學校,皆對書法頗有造詣。幼即酷小樹屋愛書法,承家學傳教,奠定傑出。

為有名書法家關振邦師長教師進室門生,得其悉心指點,師古不泥,工行、草,尤擅行書,好傳統,求天然。

熱心公益,曾被地點地市屬文聯授予德藝雙馨獎。


【部門作品】
























曾釗新序

讀者看到的這部書法集,收錄了隴右賀東師長教師近百幅作品,這只是賀東師長教師熱愛書道、長期行墨的部分或“什一”之選。

支出本書的這些作品,行楷錯綜,停勻合度,頗值書界或書藝愛好者玩味,也值得向關心書法、熱愛書道的各界人士推薦、介紹。

從支出本書的作品來看,賀東師長教師遵從“尚法”的優良傳統,用筆精到,規矩肅然。

有些作品,愉快淋漓,契合歐陽詢所說的“其墨或灑或淡,或浸或燥,遂其形勢,隨其變巧,躲鋒靡露,壓尾難討,忽正忽斜,半真半草”,儼然有將軍布陣、戰士酣戰的氣象。

有些作品剛毅木訥,質樸渾厚。細細把玩,就會覺察此中涌動著沖和之氣。書道復歸于年夜易之道,由此可見一斑。

尤其值得贊許的是賀東師長教師書法作品的思惟內容及書寫立意。賀東師長教師選取儒家經典格言、中華詩詞名句、傳世楹聯吉語作為題材,寓意于墨,托情于紙,志氣涵養,神清意和,可謂歸于天人合一而直抒胸臆,仰止圣賢,元氣太和,墨濃韻逸。

孟子曰“有諸內必形諸外”,俗云言為心聲、字如其人。人品好,書品剛剛高;書藝神韻到,氣度境界就得先到。書道講求神雋,推重法式,筆墨所到,形和神洽,與文相匹,與意相彰,賀東師長教師書法作品可謂得之矣。

賀東師長教師系甘肅靖遠人,誕生于一九四一年,從業公門,恪盡職守,勤懇敬業,熱心公益,樂善好施,乃處所賢達。

……

賀東師長教師結集作品公諸同好,并交流在出書之際邀我作序。鄙人才疏學淺,粗通書道,謹敘觀看及情緣,以志紀念并致慶賀。

是為序。

湘南八十二叟曾釗新
2018年12月28日撰


(曾釗新,1937年生,有名倫理學家,中南年夜學社會科學系傳授、博士生導師。)



李翔凌序

獲得關振邦校長往世的新聞時,我正在隴右名勝屈吳山組織書畫義賣活動。這一天是孔老漢子的誕辰,是以,心境更不服靜。我了解關老一走,靖遠平川地區甚至甘肅省傳承前清進士范振緒公一脈書法的重擔就落在賀東師長教師身上,或許說師長教師天然而然地成為這一書風的代表人物。

同十多年來每一次這樣的場合一樣,總是我“親自”動手,為師長教師整理筆印,板著臉用“下一次”“下一次”的空頭支票勸退尚持紙恭候的愛好者,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畢竟師長教師已年逾古稀。

當然,我也懂得師長教師敬佩者的心境,他們也許不會講“德藝雙馨”的官話,但他們都了解,師長教師的人好字好。是以,黃河兩岸不少人家講究掛師長教師的“中堂”,這是全家最奪目的地位,上面往往供奉的是祖先的牌位。享用這一殊榮的以前多是關老,關老力不從心后,接力棒就傳到了賀東師長教師手中。

關師爺若何若何,是師長教師對晚輩常說的話。這一份關于信心、關于藝道的傳承與自律,早已超出通俗的感情,古有“心喪”之說,或許能仿佛一二,我是以勸師長教師節哀。

說實話,我是先知賀家歷史,后識賀東師長教師的。創修《平川區志》過程中,有一位名為賀鼎三(1904─1986)的鄉賢,惹起了我的留意。

鼎三公世居陡城,耕讀傳家,平生樂善好施,功績卓越:

平易近國18年,靖遠發生年夜饑荒,鼎三公傾其家資,從寧夏中衛等地購來糧食,救濟鄉平易近;

平易近國24年,其組織募資創建了靖遠縣東灣國平易近學校;

平易近國31年,其又籌資創建了靖遠縣陡城國平易近學校,教澤沾溉,奉獻桑梓。

中年伊始,鼎三公轉而研修中醫,之后治病救人三十四載。其對求醫者無論貧私密空間富、遠近,皆悉心醫治,有口皆碑。

鼎三公往世后,鄉平易近挽詞曰:“造福桑梓,生無愧于心;為善鄉里,逝世無愧于行。”

以其功績,理當進志,但在當時的氛圍中,還有分歧意見。

我以這樣的來由提請考慮:鼎三公還是隴右幾位有名共產黨人的老師,于是順理成章,再無異議。

到我主編《平川史話》的時候,鼎三公天然作為平川區境千百年來未幾的幾位人物立傳赫然在冊。鼎三公便是賀東師長教師的祖父,師長教師常鈐的一方印即為“鼎三苗裔”,由此也可見師長教師的慎終追遠之情。

由于本身的出身,我深知“家學”以及家風的主要性。在師長教師身上,我更是感觸感染到傳統大師庭的魅力與承擔其責任的神圣與艱辛。

有一年元宵之夜,師長教師約我往看望親人,輾轉到鄉下尋到住處,是一位病危的老太太。歸途中師長教師敘及家史,我清楚這位自幼喪父的白叟,假如不是師長教師這位血緣已遠的孫輩夤夜相訪,逝世不瞑目標確定是最后沒有見到外家人。

還有一位本家的孤老,在求個落腳處而不成得的絕境中,是師長教師伉儷將其迎至家中侍奉,并且在親眼看到同樣不曾料到的好棺木抬進院中后,孤老才放手西往。

瑜伽場地某一天,旱平川中有一戶人家連喪兩人,事慘家貧,徒喚何如。這時候,師長教師到了,身后車載的是兩副棺木,喪事就辦下往了。人們也未幾說什么個人空間,或許認為,是鼎三公苗裔,理應這般;或許以為,哦,世間還有這樣一個人。諸這般類,無不成圈可點、可贊可嘆。

常言說,字如其人,又說人書俱老。但畢竟怎樣才稱得上好,天然是見仁見智,無所適從。師長教師是當世仁者,師長教師是領導干部,看之儼然,即之卻溫。在結實的背后是無盡的賢良,用執著詮釋的是最年夜的寬容。其實,這也是世代書噴鼻所滋養浸潤的真正的儒門本質。

即便書壇最熱鬧的歲月,從師長教師的言行中逼真感觸感染到的是“立志不隨流俗轉,留意學到前人難”的自負與堅韌。書法是師長教師的獨一愛好,最年夜瑜伽教室樂趣。

師長教師也是我見過的最為勤奮好學的人。人們對學者的褒獎往往說教學場地著作等身,而師長教師起首是課稿盈幾。一張宣紙,反復書寫,直至純黑,然后疊放整齊。過一段時間再往探望,又增高許多。日積月累,苦心孤詣,沉潛此中,無時無已。不是固步自封,而是高低求索。

師長教師案頭隨時擺放著箋紙,用以記錄學習中碰到的問題,或許查證摘錄相關的詩文。書法因之成為師長教師打開知識寶躲的鑰匙,達到的深度與廣度,使我這個以傳統文明為本業的人也深為欽佩。是以,為年夜眾揮毫,師長教師總是胸中有數,搜索枯腸,神完氣足,一揮而就。

有一次,他連寫三天,內容全出自記憶,且絕少重復,旁觀者無不嘆為觀止。業精于勤,感而遂通。師長教師即便寫八尺橫幅,也是一氣呵成,章法布局恰到好處。這是一種工夫,天然也是一種境界。

是以,師長教師的書法構成了本身的風格。這個風格樹立在對傳統的師承,對理念的堅守以及對書藝自己的敬畏上。某一處文明景點張掛著諸交流多匾額,但只要師長教師的一幅最能聚會場地“壓”得住,最有神情。

有的看題名來頭不小,但那舞蹈教室纖弱、死板,憑他是什么書風的吹鼓手,或著是什么層次的擎旗人都不頂用。除了操辦者宣傳用幾多錢,費多年夜勁弄來的之外,只剩下真懂書法的替其不安,不懂書法的也感覺難看罷了。

恰是基于這一樸素的認識,我總是推許賀老的書法, TC:9spacepos273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